返回

万古星辰夜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4章 堤坝之下(一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在打压中,只要能在规定时间遁回中游就行了,换而言之,我随时都可以离开此地。不过这一趟来得不容易,我甚至险些死在跨界途中,虽然看遍了紫荒中的风景,但还有太多地方没去,所以不愿过早离开,可前提是必须活着,所以说,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,最后一只羽毛尽力而为就行了,深海之王与水陆双栖之王都不是好惹的,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。”

    鬼魅壮士断腕一般的话语还未落下,就出现轰隆一声巨响,继而见到那柄刺穿的辰林身躯的三叉戟,捅入了海域中央的堤坝上。

    同一时刻,远在天边的下游河水猛然向外合拢开来,其内藏龙卧虎,显现七大天玑,恰如璀璨银河,光泽逼人。

    时空长河下游骤然之间,有一位位全身上下泛起无形之火的神只睁开眼睛,以口诵经,骤起镇压之势,其中一道神光对准珊瑚海,仿佛镇压即将就要降临人间!

    鬼魅根本没有去看轰然巨震的堤坝,喃喃道:“海神之力,要将下游这根血管撑爆了。”

    但是这股威势仅仅只存在了一会,所以那道镇压最终没有落下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以那座堤坝为圆心,方圆百里之内,几乎所有生命体抬头望去,视线中都能看见一道长虹一闪而逝,刹那远去数十里,撞落在了那座屹立了无尽岁月的堤坝上,激撞出了绵绵不绝的巨大震荡,深海之王的三叉戟不仅刺穿了辰林的身躯,还透出堤坝一大截!

    海面久久不能平静。

    三叉戟从海底保持斜冲之势,冲天而起,其壮观程度,在一条万丈斜线之上,飞出一个扇形磅礴水幕,水幕冲天而起,裹挟气吞山河之势,冲击之中逐渐扭曲,然后再微微倾斜,形成一个极为惊人的凸形之状,顷刻之间轰击在空,呼啸的速度让天空都为之一震。落下之时更是壮观,仿佛是被拉扯的极长水色陨石骤然降下,不断延长拉伸,如同这块陨石解体变成无数碎片。

    如凡夫俗子怒吼苍天,但老天爷只是下了一场大雨予以警告。

    面对深海之王的最强杀招,一代水陆双栖之王都被一招破甲击退,钉死在了海域中心的堤坝之上,震动幅度之大,以至于整座堤坝颤斗数次,摇摇欲坠,与三叉戟的接触处,更是冒出了一个大洞缺口。

    只是相比于堤坝,辰林更加惨不忍睹,海神之力入体轰炸之下,全身经脉尽断,大多数穴窍都被炸烂。

    经脉尽断,体魄崩溃。

    但是经脉并非不可修复,辰林咬了咬牙,开始运转修为,竭力修复身体经脉,试图重新撑起体魄,不能说没有效果,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他如今置身于珊瑚海战场,如何等得起?

    更让他绝望的是神觉尽失,要知道天人体魄中的‘天人’二字,代表的是天人感应,但他现在耳聋眼瞎嘴哑,别说天人感应,连最基本的五感都没有!

    偏偏身体悬于半空之中,动弹不得,连逃跑自尽都是一种奢望,深海之王随时都可以过来审判,当着所有人的面!这座堤坝无疑成了审判台!这将会进一步摧残辰林的内心,甚至让他崩溃,天底下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此。但辰林的神色仍是云淡风轻,脸庞上没有一丝痛苦带来的狰狞,他胸口被三叉戟炸裂的伤口惨不忍睹,哪怕是冷眼旁观之人也感到一阵心惊。

    辰林伸出手,虽然他眼前一片漆黑,但仍是顺着直觉,触碰到了刺穿心口的三叉戟,他深吸一口气,打算拔出这柄神器,但是才稍稍握住大戟,整条手臂便颓然坠下,要知道这位水陆双栖之王的毅力极其强大,仅是用剑气绞杀自己这个举动就可见一斑,但他现在却是连反抗的欲望都没有。

    辰林咬了咬牙,竭尽全力撑起一口洞天,他虽然全身上下没有一个穴窍完好无损,但要知道洞天是最为坚韧的穴窍所化,虽有受损,但不至于碎裂,隐藏于洞天之中的梨山鳐眼神满是惊恐,她助纣为虐帮助辰林屠杀了血魔钳一族,要是让深海之王知道,她会死得多惨?

    她深知这位海域共主的可怕之处,哪怕失去了三叉戟,杀她仍旧是易如反掌,所以她没有信心在深海之王眼皮子底下逃跑,只能寄希望在辰林身上,撕心裂肺哀求道:“你别死!”

    洞天之中,有一尾草木海豚被辰林一捞而出,捏在掌心,这位水陆双栖之王就算再虚弱,对付这一尾鱼儿还是手到擒来的,只是还未怎么折磨草木海豚,就有大量具备疗伤之效的泡沫从其嘴中吐出,覆盖在辰林伤口位置。

    草木海豚天生就有行医治病的本性,以至于见到伤口就忍不住吐出药液,完全是天性使然,哪怕此人是珊瑚海的头号敌人,但话说回来,这尾鱼儿要是知道辰林身份的话,断然不会做出如此举动。

    泡沫浸入伤口之中,辰林只觉得神清气爽,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荡然无存,不仅如此,就连原本丧失的天人感应也在逐渐恢复过来,他再次握住刺破身体的三叉戟,又是一阵匪夷所思的疼痛席卷而来,他引以为傲的天人体魄与天人感应还是消失了!本来他可以负戟而行,但是因为刺入堤坝的原因,不仅让他难以脱身,想要拔出三叉戟也变得费力许多,尤其

第54章 堤坝之下(一)(2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